2024年4月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要闻摘编

发布时间: 2024-05-15

字号:


  一、联合国呼吁弥补发展筹资缺口,拯救可持续发展目标
  联合国4月9日发布《2024年可持续发展筹资报告》指出,全球每年的发展筹资缺口估计达到4.2万亿美元,高于新冠疫情之前的每年2.5万亿美元。只有大量增加融资、改革国际金融架构,才能拯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指出,不断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气候灾害和全球生活成本危机已影响到数十亿人,阻碍了医疗保健、教育和其他发展目标的实现。报告估计,按照目前的趋势,到2030年及以后,全球将有近六亿人继续生活在极端贫困中,而女性贫困人口将占一半以上。
  二、格奥尔基耶娃连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
  4月1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行董事会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作出决定,IMF现任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作为下任总裁唯一候选人当选连任,将自2024年10月1日起开始第二个五年任期。执行董事会称赞格奥尔基耶娃在第一个任期内的领导力,称她成功应对了一系列全球重大冲击。格奥尔基耶娃1953年出生于保加利亚,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1993年,她加入世界银行担任环境经济学家,2008年被任命为世行副行长。2010年起,她先后担任欧盟委员会委员和副主席,2017年回到世行出任首席执行官。格奥尔基耶娃于2019年10月1日出任IMF总裁,是IMF自1944年成立以来首位来自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总裁。
  三、七国集团领导人举行会议协调对伊朗措施
  七国集团领导人4月14日举行视频会议,协调对伊朗袭击以色列的外交回应措施,呼吁各方保持克制并采取行动降低紧张局势。这次会议由七国集团轮值主席国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召集。七国集团领导人在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说,七国领导人将继续努力稳定形势,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我们随时准备采取新一轮措施,对破坏该地区稳定的新行动作出反应”。声明说,与会方强烈谴责伊朗对以色列的袭击,向以色列及其人民表示支持,并重申对以色列的安全承诺。七国领导人承诺加强合作以结束加沙危机,其中包括立即实现可持续的停火、释放被扣押人员,以及向巴勒斯坦人提供更多人道主义援助。
  四、中国新任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向联合国秘书长递交全权证书
  中国新任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傅聪4月16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向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递交了全权证书。傅聪表示,中国始终是联合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贡献者。中方一贯主张维护联合国权威,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中国愿同联合国机构加强合作,促进多边主义和世界多极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古特雷斯表示联合国十分珍视同中国关系。中国是多边主义和联合国的重要支柱。联合国同中国在广泛领域内建立了密切的伙伴关系。我高度赞赏习近平主席提出的重要理念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联合国重视中国在和平安全、减贫与发展、维和、气候变化、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联合国财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愿同中国保持密切协调与合作。
  五、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寄语青年:为所有人创造一个和平与繁荣的世界
  2024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青年论坛于4月16日至18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国际组织专家、各国青年机构和组织负责人、各界青年代表围绕“消除贫困”、“消除饥饿”、“气候行动”、“和平、正义和强大机构”、“促进目标实现的伙伴关系”等可持续发展目标开展交流讨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面对世界当前的多重危机,公众信任度在直线下降,疏离感也越来越强。国际体系正在崩溃,多边主义的未来岌岌可危。他向全世界的年轻人发出号召,希望他们挺身而出,大声疾呼,为应对气候危机等全球挑战、推进全球数字契约和国际治理框架等变革作出努力。
  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至3.2%
  4月16日,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举行2024年春季年会之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最新一期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2%,相比2024年1月《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的预测值上调了0.1个百分点,相比2023年10月《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的预测值上调了0.3个百分点。中国2024年经济增速预计为4.6%,与之前预测保持不变。报告中称,全球经济仍保持韧性,但增长并不均衡,前方挑战重重。2024年和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保持在3.2%左右,预计全球总体通胀率将从2023年6.8%的年均值下降至2024年的5.9%和2025年的4.5%。大多数指标都表明,经济将实现软着陆。
  七、联合国旅游组织:预计年底国际游客数量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4月16日,联合国旅游组织秘书长祖拉布·波洛利卡什维利在联合国大会举行的旅游业高级别专题活动中表示,2023年,国际游客数量几乎恢复到新冠疫情危机前水平的90%,预计到今年年底将完全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波洛利卡什维利表示,2017年,“国际可持续旅游年”将全世界聚集在一起,进一步彰显了旅游业作为一股向善力量的独特潜力。联合国大会已经宣布2027年为“国际可持续和充满复原力旅游年”,这将使人们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紧密合作,以确保旅游业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多样性。
  八、美国否决关于巴勒斯坦申请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的决议草案
  4月18日,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否决了一项关于巴勒斯坦申请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的决议草案。当天下午,由15个成员组成的安理会对一项建议联合国大会批准“巴勒斯坦国成为联合国会员国”的决议草案进行投票。草案获得12票赞成,美国投了反对票,另外2票弃权。由于常任理事国美国行使了否决权,草案未能通过。巴勒斯坦目前是联合国观察员国。根据《联合国宪章》,联合国接纳新会员国,需经安理会推荐,由联合国大会作出决定。由于接纳新会员国为实质性议题,安理会的决定需要至少9个安理会成员同意且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和中国5个常任理事国均不反对方可通过。联大表决则需要会员国三分之二多数同意。
  九、联合国发起“2025气候承诺”倡议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4月23日发起“2025气候承诺”倡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当天举办的启动活动上表示,这个倡议将召集更多参与伙伴,获得更有针对性的支持,更注重将可持续发展和气候行动联系起来。古特雷斯呼吁各国努力实现将全球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幅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根据《巴黎协定》提出的控温目标,到本世纪末,应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内而努力。“2025气候承诺”旨在帮助各国制定符合有关控温目标的新的国家气候行动计划。据联合国介绍,此前已有一百多个国家参与到相关合作中。在最新的“2025气候承诺”中,更多合作伙伴会参与进来。
  十、世卫组织:过去50年全球免疫接种挽救1.54亿人生命
  世界卫生组织4月24日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过去50年,全球免疫接种工作挽救了约1.54亿人的生命,其中超过1亿是婴儿。免疫接种作为健康干预措施,为避免婴儿夭折和确保他们健康成长至成年作出巨大贡献。这项研究涉及的疫苗中,麻疹疫苗对降低婴儿死亡率发挥的作用最大,占免疫接种挽救生命总数的60%。世卫组织说,麻疹疫苗未来可能仍对预防死亡作出最大贡献。1974年,世界卫生大会推出“扩大免疫规划”,旨在为所有儿童接种疫苗,预防白喉、麻疹、百日咳、脊髓灰质炎、破伤风、结核病以及天花等疾病。彼时全球只有不到5%的婴儿能够获得常规免疫接种,如今84%的婴儿接种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百白破)三联疫苗。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