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联合国要闻摘编

发布时间: 2023-01-30

字号:


一、世界银行下调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1.7%,系近30年来第三低
  1月10日,世界银行公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1.7%,低于2022年6月预计的3%。2023年1.7%的经济增长预期将是近30年来经济增速的第三低数据,仅高于发生全球衰退的2009年和2020年。受通胀高企、利率上升、投资减少以及乌克兰危机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正在急剧放缓。世行预计,发达经济体2023年经济增长为0.5%,较此前预期下调1.7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23年经济增长为3.4%,较此前预期下调0.8个百分点。其中,2023年,美国经济增长0.5%,欧元区为零增长,中国增长4.3%。

二、世界经济论坛报告:生活成本上升是全球最严重的短期风险
  1月11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23年全球风险报告》指出,生活成本上升是全球面临的最严重的短期风险,而气候变化应对不力是全球面临的最严重的长期风险。报告按照未来两年和未来十年的时间框架,以风险的严重性排序,分别列出全球面临的十大短期和长期风险。其中,生活成本上升、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地缘经济冲突位列全球短期风险前三位;减缓气候变化失败、适应气候变化失败、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位列全球长期风险前三位。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萨迪娅·扎希迪表示,各国需要共同努力,加强团结合作,以正确、有效的方式来应对这些风险。

三、联合国呼吁关注老年人权利和福祉
  1月12日,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报告,指出到本世纪中叶,65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预计将增加一倍以上。为实现可持续的未来,必须优先考虑老年人的权利和福祉等问题。2021年,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为7.61亿,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16亿。80岁及以上的人口增长速度更快。人口老龄化是当今时代鲜明的全球性特点。各国应采取具体措施,在养老金和医疗费用不断攀升的情况下,为不断老龄化的全球人口提供支持。

四、联合国秘书长呼吁为建设和维护法治贡献力量
  1月12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会员国遵循联合国宪章所承载的愿景及价值观,维护法治,以使联合国变得更加强大。古特雷斯在安理会关于加强国际法治问题的公开辩论会上表示,法治是联合国及其和平使命的根基。法治能够保护弱者,预防歧视、骚扰和其他侵犯行为,更是防止种族灭绝等残酷罪行的第一道防线。同时,法治也是国际合作与多边主义的根基。世界正面临“法治匮乏”所带来的严重风险。维护法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所有会员国负有维护法治的责任和义务,并应将法治用于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及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碎片化或致全球经济萎缩达7%
  1月1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指出,全球经济经过数十年一体化后,如果陷入严重碎片化,总体经济产出可能萎缩多达7%。如果出现科技脱钩情况,一些国家的产出可能萎缩8%至12%。即使全球经济碎片化程度有限,全球地区生产总值(GDP)也会萎缩0.2%。随着全球经济进一步转向“金融区域化”以及“全球支付系统碎片化”,新兴经济体和低收入国家面对的风险最高。随着各国减少对风险的分担,宏观经济波动恐将加大,危机将更为严峻,并使各国的缓冲机制承受更大压力。这可能削弱国际社会支援身陷危机国家的能力,未来要为主权债务危机制定解决方案也将变得更复杂。

六、国际劳工组织预计2023年全球失业人数将增至2.08亿
  1月16日,国际劳工组织发布《世界就业和社会展望:2023年趋势》报告预测,2023年全球就业增长将仅为1.0%,不及2022年水平的一半。2023年全球失业人数将小幅增加约300万,达到2.08亿(相当于全球失业率为5.8%)。失业人数的小幅增长,标志着2020年至2022年全球失业率下降趋势的逆转。经济滞胀状况对生产力和劳动力市场的复苏产生威胁。区域间劳动力市场前景差异显著。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的就业增长率预计约为3%或更高。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以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预计就业增长率约为1%。欧洲和中亚地区,预计2023年就业率会有所下降。 

七、刘鹤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年会并发表致辞
  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年会于1月16日至20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主题为“在分裂的世界中加强合作”。1月17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出席年会并发表致辞。刘鹤表示,中共二十大成功召开,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擘画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宏伟蓝图。按照中共二十大精神,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3年经济工作作出部署,强调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坚持依法治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经过努力,今年中国经济将实现整体性好转,增速达到正常水平是大概率事件。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我们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推动全面加强国际合作。

八、古特雷斯:世界局势正面临“五级飓风”,各方须采取紧急行动
  1月18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表示,世界正处于一场“五级飓风”的风暴眼,呼吁各方采取紧急行动,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挑战寻求解决方案。他表示,当今世界在诸多方面正受到“完美风暴”的侵袭:全球经济前景黯淡,新冠疫情影响持续,冲突、暴力和战争“火上浇油”。气候灾难是关系人类存亡的挑战,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的承诺现在几近破灭,这将带来毁灭性后果。向净零排放的过渡必须以真正的减排为基础,而不能依赖于碳信用和影子市场。南北分化也在加深,一个“道德沦丧的金融体系”正在放大系统性的不平等,应建立一个新的债务架构,提供流动性、债务减免和长期贷款,使发展中国家能够投资于可持续发展。发展中国家需要获得资金,以减少贫困和饥饿,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他敦促二十国集团就一项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刺激计划达成一致,以支持全球南方国家。多边开发银行也须改变其商业模式,除自身业务外,还须专注于将私营资金系统性地引导到发展中国家,为其提供担保,成为风险的第一承担者。

九、《黑海谷物倡议》促成1780万吨粮食出口,缓解粮食供应危机
  联合国、俄罗斯、土耳其和乌克兰于2022年7月22日在伊斯坦布尔达成了《黑海谷物倡议》,允许通过安全的海上人道主义走廊,从乌克兰位于黑海的三个主要港口(切尔诺莫斯克、敖德萨和尤日内-基洛夫格勒)向世界各地出口谷物、其他食品和包括氨在内的化肥,并为此设立了联合协调中心。根据《黑海谷物倡议》,从2022年8月至今年1月18日,共有1780万吨粮食和其他食品出口至43个国家,中国是主要的出口接收国,西班牙其次,土耳其位列第三。近44%的出口小麦被运往中低收入国家,64%运往发展中经济体。世界粮食计划署在2022年购买了出口小麦总量的8%,支持其在世界各地受饥饿困扰的地区开展人道主义行动。迄今为止,联合协调中心已经促成了1300多次航行。联合国继续支持相关努力,继续为执行倡议提供援助,以增加粮食和化肥的供应,并敦促各方努力消除障碍,以减少积压工作,提高联合协调中心内的业务效率,从而解决2023年因化肥价格持续高涨而可能出现的全球粮食供应危机。

十、联合国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至1.9%
  联合国1月25日发布《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指出受多重危机交汇的影响,世界经济前景暗淡且存在不确定性。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为1.9%,是数十年来增速最低的年份之一。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及其引发的粮食和能源危机、通胀飙升、债务收紧以及气候紧急状况等导致世界经济遭受重创,所有经济体经济前景均显暗淡。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增长势头明显减弱,全球其他经济体由此受到多重不利影响。持续的经济疲软和收入增长缓慢不仅会阻碍消除贫困进程,还会制约各国更广泛投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能力。各国政府应避免采取财政紧缩政策,通过直接政策干预措施重新分配公共支出并重新确定优先事项,从而创造就业机会,重振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额外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融资需求每年将高达数万亿美元,亟需作出更强有力的国际承诺,以增加获得紧急资金援助的途径,同时调整和减轻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担,并扩大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融资规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