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联合国要闻摘编
发布时间: 2022-09-30
字号: 小
中
大
一、王毅出席纪念《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开放签署40周年国际研讨会
9月1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以视频方式出席纪念《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开放签署40周年国际研讨会开幕式。王毅说,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诞生,开启了全球海洋治理的新篇章,对人类更好认识、保护和利用海洋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应携手推进海洋治理新征程,做到“四个坚持”:一是要坚持命运与共,推动海洋可持续发展。二是要坚持对话协商,维护海洋和平安宁。三是要坚持国际合作,守护海洋生态环境。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全球海洋环保合作,加强标本兼治,平衡养护与合理利用,共同为子孙后代留下碧海蓝天。四是要坚持国际法治,完善全球海洋治理。研讨会由中国外交部和自然资源部共同举办,联合国副秘书长兼法律顾问苏亚雷斯以视频方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际海洋法法庭庭长霍夫曼、国际海底管理局秘书长洛奇、大陆架界限委员会主席艾尔阿兹里、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林基泽等重要涉海国际组织负责人与会发言。
二、联合国报告:无法在2030年前实现性别平等的既定目标
9月7日,联合国妇女署和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2022年性别快照》报告说,国际社会无法在2030年前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关于性别平等的既定目标。根据当前的推进速度,全面实现性别平等尚需近300年时间;消除性别歧视法律、缩小性别法律保护领域的差距需要286年时间;使女性在职场中平等担任领导职务需要140年。报告揭示了新冠疫情、暴力冲突、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对女性的影响,以及女性在性健康和生殖健康等权利方面的倒退状况。联合国妇女署执行主任巴胡斯说:“全球危机使女性在收入、安全、教育和健康方面的状况都变得更加糟糕。扭转这一趋势所花的时间越长,代价也就越大。”
三、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防治空气污染
9月7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就第三个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发表视频致辞,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防治空气污染。古特雷斯说,清洁空气、稳定的气候以及健康的大自然是一项人权,而如今地球上99%的人都受到污浊空气的影响。他呼吁投资可再生能源,迅速淘汰化石燃料,快速转向零排放车辆和替代交通方式,更多采用清洁的烹饪、取暖、降温方式,通过回收而不是焚烧处理垃圾废物。同时做好空气污染监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空气质量指南规定的标准制定法律和行动计划,减少车辆、发电厂、建筑业、工业排放的温室气体。
四、联合国报告警告多重危机使九成国家发展受阻
9月8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题为《人类发展报告——不确定的时代,不稳定的生活: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塑造我们的未来》的报告警告说,全球有超过90%的国家受多重危机影响面临发展困境,呼吁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困境的严重性,加强团结,重启发展,以确保人类和地球的未来和福祉。过去两年,新冠疫情和乌克兰危机等接踵而至,并与各种社会、经济、气候变化以及两极分化问题相互作用,给数十亿人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超过90%的国家在2020年或2021年的人类发展指数得分下降,超过40%的国家连续两年下降。报告建议加大在可再生能源、流行病防范以及包括社会保障制度在内的各种保险体系等领域的投资,以使我们的社会做好应对不确定性的准备。
五、联合国专题报告:种族主义阻碍发展权落实
9月16日,联合国发展权专家机制向人权理事会第51届会议提交专题研究报告,指出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阻碍了发展权的落实,敦促国际社会共同打击和防范各种形式的种族主义。研究认为,在国家内部,种族偏见和系统性种族歧视可剥夺公平获得医疗、教育、司法、安全的机会;在国际上,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可导致发展中国家丧失外国直接投资和债务减免。新冠疫情期间,非洲裔、拉丁裔和土著人社区在获得卫生保健服务方面存在不平等。在住房、就业、教育、警务司法等方面,种族差异依然明显。
六、联合国举行教育变革峰会,古特雷斯敦促五方面变革
9月19日,教育变革峰会领导人会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古特雷斯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说,教育不平等正在加大鸿沟。贫困国家的10岁儿童中约有七成不识字。穷人尤其是女童、流离失所者以及残疾学生在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方面困难重重。他敦促在五个方面推动教育变革:首先是确保所有人,包括女童获得优质教育的权利。其次,重视教师的作用和技能培养。第三,学校应成为安全、健康的空间,绝不容忍暴力、羞辱和恐吓行为。第四,数字革命应当惠及所有学习者。第五,加大教育筹资并加强全球团结。
七、第77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开幕
9月20日,第77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拉开帷幕。本届联大一般性辩论的主题为“分水岭时刻:以变革方案应对相互交织的挑战”。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讲话中警告,世界“已陷入大麻烦之中”,国际合作遭到破坏,地缘政治分歧不断加深,不平等现象正在加剧,气候危机继续恶化,生物多样性丧失严重,可持续发展目标“正在发出求救信号”。在减少贫困、消除饥饿和实现优质教育等最基本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也在发生逆转。联合国宪章及其所代表的理想“正处于危险之中”,世界受困于“严重的全球性功能障碍”,并缺乏一个处理这些问题的“全球性架构”。他呼吁各国维护联合国实现和维持和平的核心使命,尊重国际法,用对话机制来弥合分歧,强调“任何重大的全球性挑战都不可能通过‘意愿联盟’来解决”。
八、王毅出席第77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演讲
9月24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77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为和平发展尽力 为团结进步担当》的演讲。王毅说,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如何回应时代要求,把握历史潮流,共同构建习近平主席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主张坚定而明确:第一,要和平,不要战乱。第二,要发展,不要贫困。第三,要开放,不要封闭。第四,要合作,不要对抗。第五,要团结,不要分裂。第六,要公平,不要霸凌。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坚定站在团结合作一边,站在时代潮流一边,站在绝大多数国家共同利益一边。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热点问题的斡旋者。
九、王毅会见第77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克勒希
9月24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纽约出席联大期间会见第77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克勒希。王毅说,联合国是维护多边主义的核心机制和最重要平台,中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始终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我们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定支持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地位,坚定支持联大为应对全球挑战发挥重要作用,坚定支持联大主席的工作。克勒希表示,中国是多边主义的倡导者和联合国重要合作伙伴,在联大事务中发挥关键作用。感谢中方为联大主席履职提供的一贯支持,将继续同中方加强协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习近平主席提出的这些重要倡议为形成更多共识、有效应对当前挑战提供了愿景和解决方案。期待就应对气变、水资源保护等同中方加强协调,落实好可持续发展议程。
十、联合国秘书长敦促采取一切手段消除核威胁
9月26日,联合国大会举行纪念“彻底消除核武器国际日”高级别会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致辞中敦促采取一切手段消除核威胁。消除核武器将是能够给予后代的最大礼物。不消除核武器,就不可能有和平、信任以及可持续的未来。今年8月举行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十次审议大会未能就成果文件达成一致。这一结果固然令人失望,但国际社会不应放弃努力。他敦促各国利用对话、外交和谈判等一切手段缓和紧张局势,降低有关风险,消除核威胁。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