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联合国警告多重危机危及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7月7日,联合国发布《2022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警告说,相互叠加的多重危机危及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国际社会必须为拯救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新的努力。气候危机、新冠疫情以及越来越频繁的冲突使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处于危险之中,这些“连锁和叠加的危机”对粮食和营养、健康、教育、环境以及和平与安全产生影响。最新数据显示,新冠疫情的影响远未结束。到2021年底,直接和间接归因于新冠疫情的全球新增死亡人数达到近1500万;2020年全球陷入极端贫困的人口新增9300万。疫情还严重扰乱了基本卫生服务。与此同时,世界正处于气候灾难的边缘。报告强调,国际社会应为未来的未知挑战做好准备。
二、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在气候危机等三大领域采取紧急多边行动
7月8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外长会上发表视频讲话时指出,国际社会应在气候危机等三大领域采取紧急多边行动,并强调加强多边主义是通往和平世界的唯一途径。古特雷斯说,气候危机是“头号紧急事件”。为此,从今年开始,富裕国家必须最终兑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气候融资的承诺。粮食、能源和金融危机是需要开展紧急多边行动的第二大领域。他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稳定全球粮食和能源市场,支持发展中经济体。第三个领域是疫情后经济复苏不平等问题。国际社会需要一项“新的全球协议”来重新平衡电力和财政资源,使发展中国家能够投资于可持续发展目标。
三、联合国:世界人口预计今年11月突破80亿
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显示,世界人口预计将于今年11月15日突破80亿。据联合国的最新预测,世界人口将在2030年和2050年分别增长至约85亿和约97亿,到本世纪80年代达到约104亿的峰值,并在本世纪结束前维持这一水平。许多国家的生育率近几十年来显著下降,世界人口增长率在2020年降至1%以下,为1950年以来首次。预计在2022年至2050年间,61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将减少1%或更多,在这一时期,超过一半的全球人口增长将集中在刚果(金)、埃及、埃塞俄比亚、印度、尼日利亚、巴基斯坦、菲律宾和坦桑尼亚这8个国家。
四、世行等五大国际机构联合呼吁:采取紧急行动应对全球粮食安全危机
7月15日,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及世界贸易组织五大国际机构负责人发表联合声明,呼吁采取紧急行动应对全球粮食安全危机,并需要在四个关键领域采取短期和长期行动。疫情、国际供应链中断以及乌克兰危机扰乱了相互关联的世界粮食、燃料和化肥市场。声明呼吁各国在以下四个关键领域做出行动:首先是向弱势群体提供支持,其次是促进贸易和国际粮食供应,第三是促进生产,第四是投资具有气候适应性的农业。
五、李克强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全球企业家特别对话会
7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全球企业家视频特别对话会,发表致辞并同企业家代表互动交流。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主持,来自50多个国家的近400位企业家参加。李克强表示,当前国际地区形势深刻复杂演变,各种挑战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习近平主席在今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的演讲中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和平稳定的环境是发展的前提,中方愿同各方一道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践行多边主义,携手守护世界和平安宁。中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发展潜力巨大。我们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坚持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推动经济运行尽快回归正常轨道。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
六、联合国报告:多重水文气象灾害困扰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
7月22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报告称,从亚马逊雨林到安第斯山脉,再到巴塔哥尼亚的积雪深处,极端天气与气候变化正在整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引发特大干旱、极端降雨、森林退化和冰川融化。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气候状态正在对生态系统、粮食与水安全、人类健康以及贫困问题产生广泛的影响。该组织秘书长佩特里·塔拉斯(Petteri Taalas)表示,包括干旱、热浪、寒潮、热带气旋与洪水在内的水文气象灾害导致数百人丧生,对作物生产和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并使人们流离失所。气候变化正给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造成系统性威胁,并且有可能给这些本已接近危急状态的地区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七、世卫组织宣布多国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7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目前已在75个国家和地区传播的猴痘疫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世卫组织可以发布的最高级别公共卫生警报。根据《国际卫生条例》,在决定疫情是否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需考虑五个因素。首先,各国提供的信息显示,猴痘病毒已迅速蔓延到许多以前从没出现过病例的国家;其次,《国际卫生条例》规定的宣布“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项标准,猴痘疫情都已满足;第三,紧急委员会虽未达成共识,但为总干事的决定提供支撑;第四,有关猴痘的科学原则、证据和其他相关信息目前还不充分,尚存许多未知数;第五,猴痘对人类健康造成风险,可能形成国际传播,对国际交通也有潜在干扰。
八、古特雷斯任命中国外交官李军华为联合国副秘书长
7月25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宣布,任命中国资深外交官李军华为联合国主管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根据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办公室发表的声明,李军华将接替同样来自中国的刘振民。古特雷斯对刘振民担任副秘书长期间对联合国所做的奉献表示感谢。声明说,李军华将就促进多边经济和社会合作提出观点和愿景,他承诺与各方一道进一步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致力于为会员国服务。此前,他为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的多次会议以及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金砖国家等其他多边会议做出了贡献。李军华于1985年加入中国外交部,现任中国驻意大利兼驻圣马力诺大使,此前曾担任外交部国际司司长、中国驻缅甸大使、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负责政治事务的公使衔参赞等职务。
九、中国第25批赴刚果(金)维和部队全体官兵荣获联合国“和平勋章”
7月25日,中国第25批赴刚果(金)维和部队全体218名官兵在位于刚果(金)南基伍省的中国半岛营区被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遵照联合国刚果(金)稳定特派团(联刚稳定团)命令,中国第25批赴刚果(金)维和部队举行授勋仪式。维和部队指挥长邓亮表示,全体维和官兵将珍惜荣誉,一如既往完成好上级赋予的各项维和任务,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祖国争光,为军旗添彩。
十、国际能源署预计今年煤炭需求将重回历史高位
7月29日,国际能源署在《7月煤炭市场报告》中称,2022年的全球煤炭消费将略有上升,预计将回到近十年前的创纪录水平。去年全球煤炭消费量反弹了约6%,根据目前的经济和市场趋势,国际能源署预计今年这一数字还将增长0.7%,达到80亿吨,与2013年创下的年度记录相当。明年的煤炭需求可能还会进一步增加,有望再创历史新高。报告总结了三点主要原因:一、煤炭仍然是发电和一系列工业流程的关键燃料;二、飙升的天然气价格让一些国家将部分燃料消耗转向了煤炭;三、印度经济的快速增长提振了该国对煤炭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