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期中国国际公务员能力建设项目学员之声

发布时间: 2022-07-29

字号:

谢海玉  慕尼黑工业大学

      我是谢海玉,慕尼黑工业大学博士候选人,同时也是第11期中国国际公务员能力建设项目的学员。六天的能力建设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我想通过此文反馈我的感受、收获,同时表达我对主办方和承办方的感谢。
      当我和我的博士导师介绍这个项目时,她说“sounds like a good program to apply for”,同课题组的国际学生听到这个项目是免费的,和我开玩笑说“you should take this opportunity ”。许多欧洲的学校在春季和夏季经常组织 spring school 和 summer school 对学生进行知识、理论或者其他专业技能的教学和培训,但大多数都会收取一些费用。因此,很感谢这个项目是免费的,让我们学员免费地获取了很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 
      授课老师们讲授了全球治理、军控与裁军、人权、维和、世贸组织改革、翻译、环境等问题,让我对联合国事务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他们具有丰富的多边外交实践经验,授课严谨、丰富、有逻辑,对国际事件、时事热点的分析游刃有余、驾轻就熟,功底深厚。课程内容详实,事例多、细节描述多,生动鲜活地展示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实践及发展,凸显了中国的外交智慧。这些课程都在不同程度上开阔了我的视野,也吸引我向这些优秀的人学习。
      这次培训六天课程、12位主讲人的分享,对我的影响或引发我的思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拓展了我的认知和视野
      在培训过程中,我多次感受到我的认知边界在被拉伸,就是那种 broaden the horizons 视野的扩展。一方面,主讲老师们提供了一种从不同的角度、维度或层次看待问题的视角,让人有一种“哇,原来是这样”、“哇,原来可以这样看待这件事”,经常让我醍醐灌顶。另一方面,主讲老师们经历都很丰富,可谓身经百战,而且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都是“大写的优秀”,让我看到他们的人生是如何实现自我价值,以及如何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见贤思齐,我也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老师们带给了我榜样的力量。
      二、培养“社交网络和资源网络”的意识
      主讲老师们大多都在多边领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和经验,同时他们拥有丰富的人脉和社会资源(network resources such as social network),这引发我思考,如何培养我自己的资源库并价值最大化?如何建立我自己(在专业领域)的社交圈子?在我的社交圈子中,我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social relationship)?作为一个求学阶段的学生,我对职场和职业发展虽有想法,但经验不足,考虑也欠缺。这次培训让我对职业发展和规划有了更多的思考。
      三、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一种精神。从好几位主讲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一种精神,“把自己给出去”的精神。我从吴孟超老先生那里听到这个词“把自己给出去”,然后我从我们主讲老师们的身上看到了这种精神,对自己职业和信仰的赤诚与热爱,具有使命感且具有奉献精神,为维护国家利益全力以赴。我希望自己也可以带着勇气、力量和赤诚,坚定地前行,实践自己的使命和热爱。
      以上是我在此次培训中的真实感受和想法而非溢美之词。这两天整理了培训时做的笔记,大约有1.6万字,其中涉及到的书籍、网站信息、文件、应试技巧等内容则需要较长的时间进一步整理和消化。老师在闭幕式上叮嘱大家 “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我不知道自己接下来会走多远,也不知道自己最终能否在国际组织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我想,在前行的道路上,我会一直记得第11期中国国际公务员能力建设项目带给我的思考和启发。
       最后,再次对此次培训的主办方、承办方,还有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贸易谈判学院的老师们和志愿者们表示感谢!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