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匈牙利外交官克勒希当选第77届联合国大会主席
6月7日,联合国大会选举匈牙利外交官克勒希为第77届联大主席。克勒希在当选后发表讲话说,他任职期间的五大工作重点是坚持《联合国宪章》基本原则、显著推进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寻求系统性挑战的综合解决方案、强化科学在决策中的作用、加强团结迎接挑战。克勒希将于今年9月就任第77届联大主席,接替第76届联大主席沙希德,任期一年。克勒希生于1958年,2002年至2006年任匈牙利驻希腊大使,2010年至2014年任匈牙利常驻联合国代表,2015年起任匈牙利总统办公室环境事务主管。
二、联合国报告:世界面临二十一世纪以来最严重生活成本危机
6月8日,联合国全球粮食、能源和金融危机应对小组发布报告称,受乌克兰冲突等因素影响,世界正面临21世纪以来最严重的生活成本危机。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兰在世界粮食、能源和化肥市场占有重要地位,俄乌冲突使粮食、能源和化肥价格高企,而同时,冲击的到来正值全球深陷新冠疫情和气候变化危机中,加剧了各国面临的挑战。严重的价格冲击可导致生活成本危机。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价格指数目前接近历史最高点,比去年同期高出20.8%;能源市场波动加剧,2022年总体能源价格预计将比去年上涨50%;化肥价格相比2000年至2020年间的平均水平翻番;海运价格是新冠疫情前的3倍。报告认为,打破恶性循环,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缓解价格上涨的冲击,另一方面是提高各国和人民的危机应对能力。
三、五个国家当选安理会新一届非常任理事国
6月9日,经联合国大会投票,日本、瑞士、厄瓜多尔、马耳他、莫桑比克五个国家被选为2023—2024年度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莫桑比克获得192票,日本获得184票,厄瓜多尔获得190票,瑞士获得了187票,马耳他获得185票。新当选的国家将从明年1月1日起接替爱尔兰、肯尼亚、墨西哥、挪威和印度,与阿尔巴尼亚、巴西、加蓬、加纳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及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起,担负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
四、中国连任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成员
6月10日,第76届联合国大会改选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经社理事会)部分成员,中国成功连任。经社理事会席位按地区分配。经联大不记名投票,亚太地区、非洲地区、拉美和加勒比地区、西欧及其他地区、东欧地区的17个国家当选,任期从2023年1月1日开始,为期3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是联合国宪章机构之一,负责处理联合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教育等事务,共有54个成员,每年由联大改选其中的三分之一。
五、唐勇连任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委员
6月15日,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换届选举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中国籍委员、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唐勇成功连任,任期为2023年至2028年。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是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设立的国际机构,于1997年正式运作。该委员会由21名独立专家组成,负责审议沿海国就其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提交的划界案。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成立以来,一直有中国籍专家担任委员。
六、联合国:全球流离失所者创下有记录以来最高水平
6月20日是世界难民日。联合国难民署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全球被迫逃离家园流离失所者达到8930万人,创下有记录以来最高水平,比一年前增长8%,与十年前相比翻了一倍多。联合国难民署的年度全球趋势报告显示,在8930万流离失所者当中,2710万人是难民。难民署在其报告中强调,原有冲突升级和新冲突的爆发是去年全球流离失所者数量上升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粮食短缺、通货膨胀和气候危机也是目前全球流离失所问题的重要原因。
七、王毅出席《全球发展报告》发布会
6月20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全球发展报告》发布会并发表致辞。王毅强调,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尺。中国高度重视实现共同发展,率先制定落实2030年议程国别方案,发布多期进展报告,向世界无私分享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全球发展报告》梳理了2030年议程落实进展与挑战,立足于中国和世界各国积累的有益经验,从八个方面对落实2030年议程提出政策建议。这是中方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的一项重要举措,将为各国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为全球发展事业提供智力支持。中国始终致力于促进全球发展合作,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秉持开放包容的伙伴精神,积极分享发展知识和经验。中方愿同各方一道,携手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加快推进2030年议程,共建全球发展共同体。
八、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举行,习近平主持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
6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主持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巴西总统博索纳罗、俄罗斯总统普京、印度总理莫迪出席。习近平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16年来,面对惊涛骇浪、风吹雨打,金砖这艘大船乘风破浪、勇毅前行,走出了一条相互砥砺、合作共赢的人间正道。我们要坚持和衷共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坚持合作发展,共同应对风险和挑战;坚持开拓创新,激发合作潜能和活力;坚持开放包容,凝聚集体智慧和力量。五国领导人围绕“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共创全球发展新时代”的主题,就金砖国家各领域合作和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许多重要共识。会晤通过并发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北京宣言》。
九、习近平主持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6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主持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共同凝聚促进发展的国际共识,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共同构建全球发展伙伴关系。中国一直是发展中国家大家庭一员。中国将采取务实举措,继续支持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将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把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整合升级为“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加大对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的投入,支持开展全球发展倡议合作。中国将同各方携手推进重点领域合作,动员发展资源,深化全球减贫脱贫合作,提升粮食生产和供应能力,推进清洁能源伙伴关系;加强疫苗创新研发和联合生产;促进陆地与海洋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高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加快工业化转型升级,推动数字时代互联互通,为各国发展注入新动力。中国将搭建国际发展知识经验交流平台,成立全球发展促进中心,建立全球发展知识网络,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举办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共同发起全球青年发展行动计划,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汇聚最广泛力量。
十、联合国海洋大会呼吁开启“海洋行动新篇章”
6月27日,2022年联合国海洋大会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开幕。会议呼吁人们采取紧急行动,以科学、技术和创新为动力,开启“海洋行动新篇章”。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大会开幕式上说,如今人们正面临“海洋紧急情况”,“我们必须扭转局面,一个健康和多产的海洋对我们共同的未来至关重要”。自2017年联合国海洋大会以来,人们在海洋保护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有更多工作需要我们所有人共同完成”。对此他提出多项建议,包括投资可持续的海洋经济、加强海洋保护与沿海区域管理、投资适应气候变化的沿海基础设施、利用更多科技创新推动全球海洋行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