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联合国要闻摘编
字号: 小 中 大
一、联合国报告称现在行动可使温室气体排放2030年前减半
4月5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报告《2022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化》称,到2030年前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10年至少降低一半,仍具可能性。但目前世界正处于一个“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十字路口,除非现在就采取行动,否则不可能实现《巴黎协定》提出的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幅尽可能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2010年至2019年期间,全球温室气体年均排放量处于人类历史最高水平,但增长速度已经放缓,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各国正展开气候行动。报告建议通过新的生产工艺、低排放和零排放的电力、氢气以及碳捕获和储存等方式来应对挑战。
二、世卫组织:非洲超三分之二人口可能已感染新冠
4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非洲区域主任玛奇迪索·穆蒂在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召开的线上新闻发布会上说,非洲新冠真实感染人数远超报告病例数,非洲超过三分之二的人口可能感染新冠病毒。穆蒂援引世卫组织一项研究报告称,非洲新冠真实感染人数可能高达已报告确诊病例数的97倍。这意味着非洲超过三分之二的人口可能已经或者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世卫组织这份研究报告证明了新冠病毒仍在传播,甚至可能出现更加致命的变异毒株,因此目前有必要保持对新冠病毒的检测、对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及监测。她再次强调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呼吁非洲各国加快推进疫苗接种。
三、粮农组织:3月全球食品价格受乌克兰危机影响创新高
4月8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报告显示,俄乌冲突冲击全球谷物和植物油市场,3月全球食品价格创新高。3月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为159.3点,环比上涨12.6%,同比上升33.6%,继2月攀升至1990年该指数设立以来最高水平后,再创新高。乌克兰危机引发小麦和粗粮价格飙升,3月粮农组织谷物价格指数环比上涨17.1%。小麦价格环比上涨19.7%,玉米价格环比上涨19.1%;玉米、大麦和高粱价格均攀升至1990年以来最高点。乌克兰是全球主要葵花籽油出口国,由于葵花籽油报价上涨,3月植物油价格指数环比上涨23.2%。棕榈油、大豆油和菜籽油价格大幅攀升。肉类、乳制品及食糖价格指数分别环比上涨4.8%、2.6%和6.7%。
四、联合国:旱灾可能导致非洲之角1500万人面临人道危机
4月8日,联合国网站报道,非洲之角正面临数十年来最严重旱灾,预计肯尼亚、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约有1500万人受到严重影响,人道主义局势高度紧张。多个雨季缺雨的后果可能在这个已经遭受冲突、气候变化、沙漠蝗虫和新冠疫情等累积冲击的地区造成严重人道主义危机。国际移民组织警告说,紧急和有效的人道主义响应对避免整个地区出现大规模人道主义局势恶化至关重要。由于粮食安全形势迅速恶化,饥荒和营养不良的风险随之增高。成千上万的家庭被迫离开家园外出寻找食物、水和牧场。联合国机构及合作伙伴正与相关国家政府加强合作,加快和加大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步伐和力度。
五、世贸组织年度报告:俄乌冲突危及全球贸易复苏
4月12日,世界贸易组织发布的全球贸易年度预测报告认为,俄乌冲突危及本就脆弱的全球贸易复苏。受俄乌冲突影响,2022年世界商品贸易额将增长3%,增速低于此前预测的4.7%;2023年增速为3.4%。2022年独联体地区(不包括乌克兰)的产出预计将大幅下降7.9%,该地区的进口将萎缩12%。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表示,俄乌冲突损害了世界经济,其负面影响已传导到全球各地,低收入国家将面临尤为严峻的威胁,供应减少和食品价格上涨将对低收入人群生活产生严重影响。伊维拉呼吁,面对通胀和供应链压力,各国政府和多边组织应共同努力促进贸易。“限制贸易将威胁家庭和企业福祉,并使从新冠疫情中建立持久经济复苏的任务更加艰巨。”
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
4月21日,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在海南博鳌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发表题为《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主旨演讲。习近平指出,当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给人类提出了必须严肃对待的挑战。我们要共同守护人类生命健康,共同促进经济复苏,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安宁,共同应对全球治理挑战。中方愿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不干涉别国内政,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摒弃冷战思维,反对单边主义,不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秉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反对把本国安全建立在他国不安全的基础之上;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不能搞双重标准,反对滥用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共同应对地区争端和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全球性问题。习近平强调,亚洲好世界才能更好。要继续把亚洲发展好、建设好,展现亚洲的韧性、智慧、力量,打造世界的和平稳定锚、增长动力源、合作新高地。坚定维护亚洲和平,积极推动亚洲合作,共同促进亚洲团结。
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值下调至3.6%
4月2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2022年4月世界经济预测,将2022年和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的预测值均下调至3.6%。俄乌冲突加剧了近年来影响全球经济的一系列供给冲击。俄罗斯是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的主要供应国,而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小麦和玉米的主要供应国。这些大宗商品供应的减少,已经导致其价格大幅上涨。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国家层面的政策和多边工作将发挥重要作用。各国央行必须果断调整自身政策,确保中期和长期通胀预期得到持续锚定。清晰的政策沟通和关于货币政策前景的前瞻性指引,对于最大限度地降低破坏性调整的风险来说至关重要。
八、古特雷斯呼吁加强国际合作应对多边主义面临的巨大挑战
4月24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多边主义与和平外交国际日发表致辞,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以应对多边主义面临的巨大挑战。国际社会在联合国成立之初对多边主义的承诺“正在被打破”,多边合作的核心原则正面临联合国成立以来的最大压力。从气候危机到不断增加的冲突,包括正在乌克兰发生的军事冲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管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球难民保护机制等,都表明多边体系和外交价值体系正面临来自四面八方的威胁。国际社会应团结一致,努力把“这一危机时刻转变为多边主义的时刻”。国际社会应努力建立更加网络化和具有包容性的多边主义。他呼吁各国政府和领导人重申对话和全球解决方案的承诺,因为“这是实现和平的唯一可持续道路”。
九、习近平向青蒿素问世50周年暨助力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国际论坛致贺信
4月25日是“世界疟疾日”。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京共同主办青蒿素问世50周年暨助力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国际论坛。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致贺信。习近平指出,青蒿素是中国首先发现并成功提取的特效抗疟药,问世50年来,帮助中国完全消除了疟疾,同时中国通过提供药物、技术援助、援建抗疟中心、人员培训等多种方式,向全球积极推广应用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为全球疟疾防治、佑护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密切公共卫生领域交流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推动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维护各国人民健康作出更大贡献。塞内加尔总统萨勒、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科摩罗总统阿苏马尼、马达加斯加总统拉乔利纳、柬埔寨首相洪森、老挝总理潘坎、世卫组织副总干事苏珊娜分别向论坛视频致贺。
十、联大就安理会否决票通过相关决议
4月26日,联合国大会未经表决通过一项决议,规定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如在安理会使用否决权,联大将在10天内自动召开正式会议进行辩论,所有联合国成员都可以对行使否决权的行动进行审查和评论。该决议由列支敦士登提出, 获83个国家共同提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