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联合国要闻摘编
字号: 小 中 大
一、习近平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2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习近平强调,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中方举办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为各国冰雪健儿提供超越自我的舞台,有助于实现建设健康中国目标,同时也为新冠肺炎疫情困扰下的世界注入信心和力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上有三件大事值得认真思考和关注。一是团结抗疫。二是促进发展。三是发扬民主。中方将继续坚定支持联合国工作,一如既往展现大格局、大担当,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古特雷斯表示,热烈祝贺中方成功精彩地举行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对推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解决全球发展不平等不平衡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感谢中方对联合国和多边主义的坚定支持,同中国的伙伴关系是联合国和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联合国期待同中国加强合作,希望中国在国际体系改革等重要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
二、联合国报告呼吁国际社会团结应对人类日益加剧的不安全感
2月8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报告显示,尽管全球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人们依然普遍感到不安全,国际社会应加强团结,以缓解人类不断加剧的不安全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首席统计师张砚春表示,收入和机会的不平等、暴力冲突、高科技所造成的数字应用不平等、网络犯罪以及公共卫生安全等都是造成人们感到不安全的重要原因。目前人类面临的挑战、压力和威胁是多方面的,因此解决方案也必须是多方面的,但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团结对于消除不安全感至关重要。“没有全球大团结,就不可能有一个持续性的解决方案。”
三、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新任总干事支持全球发展倡议
2月9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工发组织)新任总干事米勒在会见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王群时说,工发组织积极支持全球发展倡议。米勒说,中国是工发组织极其重要的成员国,中国的发展经验值得在工发组织中充分分享。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与工发组织促进成员国包容和可持续工业发展的目标高度契合。工发组织愿予以明确支持,并愿与中国就此深化合作。王群表示,中国是工发组织最大会费国,也是提供自愿捐款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中国与工发组织保持很好的合作。接下来,中方愿与工发组织就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开展全方位合作。
四、古特雷斯呼吁以切实行动保护海洋
2月11日,“一个海洋”峰会高级别会议在法国西北部海滨城市布雷斯特举行,聚焦全球海洋保护和治理问题。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努力,以切实行动保护海洋免受气候危机的影响。古特雷斯通过视频致辞说,地球正面临气候恶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污染三重危机。作为全球最大的生态系统,海洋是地球上主要的热汇和碳汇,在调节气候、吸收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海水温度越来越高,酸性越来越强,极地冰层正在融化,全球气候模式正在改变,人类赖以生存的海洋生态系统正在遭受损失。人类必须做出调整、改变方向。今年正值《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开放签署40周年,国际社会亟需加强海洋保护方面的努力,有效开发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增进对海洋的科学研究。
五、适应世界范围内发生的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2月15日,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55届会议上表示,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非常明显”,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世界某些地区,例如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南亚和太平洋岛屿,特别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尽管由于预警服务的改进,伤亡人数有所下降,但经济损失却急剧增加。气象组织正在将注意力集中在多灾种早期预警服务上,以预测灾害的影响,同时与世界银行、欧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绿色气候基金等金融机构合作,为预警服务分配更多资金。
六、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21年全球贸易总额创纪录
2月18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全球贸易最新情况》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贸易总额达到创纪录的28.5万亿美元,这比2020年增加了25%,比2019年新冠疫情暴发前高出13%,世界货物贸易保持强劲,服务贸易最终恢复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平。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增长加快。2021年第四季度,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比2020年同期增长了约30%,而富裕国家的出口增长了15%。由于全球半导体晶片短缺,通信设备、公路车辆和精密仪器的贸易增长受到抑制。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贸易增长将放缓。2021年国际贸易的积极趋势主要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疫情限制的取消以及经济刺激计划导致需求强劲复苏。由于这些趋势可能会减弱,预计国际贸易趋势将在2022年趋于正常化。
七、古特雷斯在全球残疾人峰会上呼吁实现“全面包容”
2月18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挪威奥斯陆举行的全球残疾人峰会上敦促所有国家采取更多措施,将残疾人置于其疫后恢复计划的“前沿和中心”。他表示,新冠疫情加剧了不平等,并产生了新的威胁。由于卫生系统中持续的障碍,残疾人的生命损失率要高得多。古特雷斯提出了三个优先事项,包括改革全球金融体系,使得对残疾的包容进行更多投资成为可能;采取“全社会的方法”来确保包容残疾人;以及合作必须建立在与残疾人的积极协商和充分参与决策过程的基础上。
八、联合国大会就乌克兰局势举行会议
2月23日,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举行全体会议审议乌克兰有关问题。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联大主席沙希德以及数十个国家的代表在会上发言。古特雷斯呼吁各方保持克制和理智,降低紧张局势,不要采取和发表可能导致局势恶化的行动和言论。他将全力以赴斡旋,在不造成进一步流血的情况下解决这场危机。沙希德强调,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全面承诺是确保持久和平的唯一途径。他呼吁各方加紧谈判,通过对话缓和当前的局势。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说,中国关于维护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立场是一贯的,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也应当得到共同维护。乌克兰问题有着复杂的历史经纬和现实因素,演变至今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形势下,有关各方都要保持克制,避免任何可能加剧紧张局势的行动。
九、联合国环境署:未来极端野火灾害可能会急剧增加
2月23日,联合国环境署公布报告表示,未来极端野火灾害可能会急剧增加,这将导致空气污染等问题加剧。这是联合国环境署50年来发布的第一份火灾报告。报告称,全球变暖和土地用途的改变将导致野火发生得更加频繁和猛烈。到2030年,野火灾害预计将增加14%,2050年增加30%,本世纪末将增加50%。即使是对北极和其他以往未受野火影响的地区而言,野火爆发的风险也在增加。报告呼吁各国政府改变在野火方面的支出,将其投资从反应和响应转向预防和准备。
十、王毅阐述中方对当前乌克兰问题的五点立场
2月25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阐述了中方对乌克兰问题的基本立场,概括为以下五点:一、中方主张尊重和保障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切实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二、中方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认为一国的安全不能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地区安全更不能以强化甚至扩张军事集团来保障。三、中方一直关注乌克兰问题的演变,目前的局势是我们不愿看到的。当务之急是各方保持必要克制,避免乌克兰现地事态继续恶化甚至走向失控。平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应当得到有效保障,尤其要防止出现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四、中方支持和鼓励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外交努力。中方欢迎俄罗斯和乌克兰尽快举行直接对话谈判。乌克兰问题的演变有着复杂历史经纬。中方也支持欧方与俄罗斯就欧洲安全问题进行平等对话,秉持安全不可分割理念,最终形成平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机制。五、中方认为联合国安理会应当为解决乌克兰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要以地区和平稳定为重,以各国普遍安全为重。安理会采取的行动应当给紧张局势降温而不是火上浇油,应当有利于推动外交解决而不是使局势进一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