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13 日,联合国发布《202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表示,受新一轮新冠疫情影响,全球劳动力市场不振,供应链问题得不到解决,加上通胀压力增加,全球经济复苏面临巨大的挑战。
预计继2021年经济增长5.5%后,全球经济2022年和2023年将分别增长4%和3.5%。与此同时,随着变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带来的新一波感染,新冠疫情造成的人员和经济损失将进一步增加。
联合国负责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刘振民指出:“如果没有包括普遍获得疫苗在内的协调机制以及持续的全球性应对方案来遏制新冠疫情,疫情将继续对世界经济的包容性和可持续复苏构成重大风险。”
在未来两年乃至更长时间,全球就业情况将远低于疫情前水平。美国和欧洲的劳动力参与率仍徘徊在历史低位,因为许多在疫情期间失业或离开劳动力市场的人尚未返工。 发达经济体劳动力短缺导致供应链挑战增多,通胀压力加剧。同时,由于疫苗接种进展缓慢和刺激支出政策有限,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增长仍然疲弱。预计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以及西亚将出现缓慢的就业复苏。在很多国家,新增就业岗位数量不足以抵消流失岗位数量。在就业复苏乏力的背景下,预计极端贫困人口将远高于疫情前,最脆弱经济体的贫困人口将进一步增加。到2023年,非洲绝对贫困人口将持续上升。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评论:“在这个脆弱和不平衡的全球复苏时期,在国家和国际层面采取更有针对性、更协调的政策和金融措施至关重要。现在是缩小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不平等差距的时候了。”他表示:“作为一个人类大家庭,如果我们团结一致,就可以让2022年成为人类和经济真正复苏的一年。”
未来几年,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难以全面复苏。持续的低迷将加剧贫困和不平等,延缓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进展。相比之下,发达经济体的经济预计将在明年接近完全复苏。
新冠疫情以来,许多政府采取的特殊金融措施,包括救助、改善社会保障和就业支持等,应继续实施,以确保经济强劲复苏。
许多低收入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不可持续的外债负担。新冠疫情期间的额外借贷以及不断增加的偿债成本,使许多国家处于债务危机的边缘。这些国家迫切需要进一步的、协调一致的国际支持以减免债务。
来源:联合国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