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联合国要闻摘编

发布时间: 2021-12-06

字号:

一、习近平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致辞
1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致辞。习近平指出,当前,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日益显现,全球行动紧迫性持续上升。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是我们面临的时代课题。习近平提出三点建议。第一,维护多边共识。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多边主义是良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是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法律遵循。各方应该在已有共识基础上,增强互信,加强合作,确保格拉斯哥大会取得成功。第二,聚焦务实行动。行动,愿景才能变为现实。各方应该重信守诺,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和愿景,并根据国情尽己所能,推动应对气候变化举措落地实施。第三,加速绿色转型。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进能源资源、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探索发展和保护相协同的新路径。

二、习近平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
11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的主旨演讲。习近平指出,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要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支持世界各国扩大开放,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推动人类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20年来,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不断扩大开放,激活了中国发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经济的一池春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不会变。习近平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不移同世界共享市场机遇,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开放,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共同利益。

三、世界粮食价格攀升至自2011年7月以来的新峰值
11月4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发布报告显示,世界粮食价格指数飙至新顶点,达到自2011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世界粮食价格指数主要用于追踪全球食品国际价格。10月的平均指数为133.2点,环比上涨3.9%,实现连续第三个月上扬。谷物价格指数10月环比增长3.2%;植物油价格上升9.6%;创历史新高;乳制品价格较9月上涨2.6点;肉类价格较9月下降0.7%,连续第三个月下跌;食糖价格指数环比下降了1.8%。

四、习近平在第三届巴黎和平论坛发表视频致辞
11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巴黎和平论坛发表题为《共抗疫情,共促复苏,共谋和平》的视频致辞。习近平在致辞中指出,当前,世界格局加速演变,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层出不穷,国际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全球性威胁和挑战需要全球性应对。习近平提出三点倡议。第一,团结互助,共抗疫情。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应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充分发挥世界卫生组织关键领导作用,推进国际联防联控。第二,开放合作,共促复苏。中国将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第三,秉持正义,维护和平。应该坚持和平共处,尊重各国发展权利,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坚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反对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和极端暴力行径,维护世界公平正义和和平安全。习近平最后强调,面对人类面临的挑战,世界各国应该加强团结而不是制造隔阂、推进合作而不是挑起冲突,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五、古特雷斯评论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协议
11月13日,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谈判工作延期一天后,近200个国家在格拉斯哥通过了一份成果文件。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该文件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利益、矛盾和政治意愿。古特雷斯在为期两周的会议结束时发布的视频声明中说:“这是重要的一步,但还不够。我们必须加快气候行动,以实现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1.5摄氏度的目标。”现在是结束化石燃料补贴,逐步淘汰煤炭,实行碳定价,保护弱势社区,并兑现1000亿美元的气候融资承诺的时候了。他说:“我们在这次会议上没有实现这些目标。但我们为今后取得进展奠定了一些基础。”古特雷斯还向年轻人、土著社区、妇女领袖以及所有领导气候行动的人表达了期望。

六、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预计2021年全球海运贸易将增长4.3%
11月18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发布《2021年海运回顾》报告,聚焦全球海运贸易受疫情影响及恢复情况。2020年全球海运量降幅低于预期,为全球供应链转型和新的海运贸易模式奠定了基础。尽管新冠疫情扰乱了海上运输,但其后果没有最初预测的那么严重。去年全球海运贸易萎缩了3.8%,但已出现复苏迹象,预计2021年全球海运贸易将增长4.3%。贸发会议预计,2022年至2026年间海运贸易的年增长率将放缓至2.4%,而过去二十年其平均年增长率为2.9%。

七、2022年全球南南发展博览会将首次在亚太区域举行
11月22日,泰国政府、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亚太经社会)及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共同宣布第十一届全球南南发展博览会 (GSSD Expo) 将于2022年9月12日至14日在泰国曼谷举办,并将在9月12日开幕当天同时举办2022年联合国南南合作日庆祝活动。2022年全球南南发展博览会的主题是“推进南南和三方合作,促进新冠疫后可持续复苏:迈向智能且富有韧性的未来”。全球南南博览会在2008年推出,是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作为联合国全系统和全球南南和三方合作的总协调与倡导者所组织的全系统旗舰活动。南南博览会旨在系统展示发展中国家在推进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的创新和解决方案。

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首份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全球性协议
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该组织正式通过的首份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全球性协议。该协议名为《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以下简称“《建议书》”),经过三年筹备磋商,在教科文组织第41届大会上通过。该《建议书》旨在促进人工智能为人类、社会、环境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并预防其潜在风险。《建议书》包含规范人工智能发展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在原则指导下人工智能应用的领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表示,人工智能除应用于传统科学研究领域外,当前还积极助力新冠疫情防控和疫苗研发等诸多方面,但同时也带来隐私保护问题、性别偏见等挑战。世界需要为人工智能制定规则以造福人类。教科文组织通过该领域首个规范性全球框架协议,是多边主义取得的重要胜利。教科文组织将为各会员国落实《建议书》内容提供支持。

九、李克强会见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主席沙希德
11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以视频方式会见来华访问的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主席沙希德。李克强祝贺沙希德出任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主席。他表示,联合国是最具代表性、广泛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是多边主义的旗帜,也是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最重要平台。今年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大会上提出应当坚决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一如既往坚持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与国际社会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繁荣。沙希德赞赏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年来始终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维护多边主义,支持联合国作用。感谢中方向世界提供疫苗、积极支持联合国合作项目。他表示,支持中方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希同中方加强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十、世卫组织:“奥密克戎”的全球总体风险“非常高”
11月28日,世卫组织在致成员国的技术简报中表示,鉴于“奥密克戎”新冠变异株的突变可能造成免疫逃逸情况并导致传播性增加,其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扩散的可能性很高。世卫组织指出,根据“奥密克戎”的特点,未来新冠病例可能会进一步激增,这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奥密克戎”新冠变异株相关的全球总体风险被评估为“非常高”。世卫组织敦促成员国加强监测和测序工作,及时报告“奥密克戎”初始感染病例及其随后在测序样本中的比例。各成员国应尽快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使用基于风险评估的方法来及时调整国际旅行政策及措施。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