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中国联合国协会(简称“联协”)为正在访华的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埃里亚松(Jan Eliasson)举办圆桌会议,讨论当前国际关系的变化与挑战、千年发展目标和后2015发展目标、中国与联合国合作等议题。联协会长卢树民大使主持,名誉会长金永健大使、资深顾问王英凡大使和陈健大使、副会长兼总干事张小安女士、副总干事刘华女士、常务理事华黎明大使和金灿荣教授、理事张海滨教授和陈须隆博士、联合国驻华系统协调员罗黛琳女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国别主任白桦先生等出席。
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埃里亚松主要观点如下:
一、当前国际关系面临深刻和复杂变化
全球化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对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领域产生巨大影响,特别是新媒体和网络技术加速了信息传播,使新闻与现实、谣言与真相之间形成落差,这在阿拉伯之春、达尔富尔等问题中有突出表现。与此同时,国际权力加速转移和分散,“东西南北”国家与集团概念日渐模糊。在此背景下,地缘冲突、经济危机、粮食安全、环境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利益和国际共同利益之间矛盾上升,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机制无法有效应对,多边主义受到考验。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寻求解决之策。他指出,在当前形势下,国家利益和国际共同利益日益交织,国内问题也是国际问题,国家利益也是国际共同利益。任何国家和个人在全球性挑战面前既无法独善其身,也不能置之度外。坚持多边主义,加强联合国作用,实现各国国家利益和国际共同利益的有效衔接与平衡才是根本解决之道。联合国在此方面负有重大责任,应该成为各方协调的桥梁,新规则的制订者,为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
中国、日本和韩国都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家,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三国都产生了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良性互动,对本国人民、地区安全和世界和平至关重要,相信中日两国有智慧冷静、妥善处理钓鱼岛问题。中国是多边主义的坚定支持者,中国的作用和影响日益上升,已成为世界和区域经济的发动机,中国的稳定、发展与繁荣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关于朝鲜近期的核试验,他强调这是对国际社会和联合国的公然挑衅,联合国一些会员国已经采取严厉措施,安理会也在加紧磋商,讨论应对之策。
三、新兴国家崛起
以“金砖国家”、“愿景国家”(VISTA)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兴国家集体崛起,其在全球经济、政治等事务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国际社会应给予这些国家更多的国际发言权和代表性,但如何实现是个挑战,各方应妥善协商。同时,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最不发达国家进一步被边缘化,联合国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并促进最不发达国家更多参与国际事务。
四、环境和社会问题形势严峻
当前,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将我们生活的地球置于危险境地,自然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危险和挑战,国际社会应齐心协力,找到一个与大自然的“和平协议”,使我们的生存环境不仅可居,更要宜居。社会问题方面,收入差距拉大、贫富悬殊严重是一个全球性的普遍问题,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更关乎社会的公平、公正,乃至安全、稳定,各国应共同努力,找到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
五、国际发展合作任重道远
千年发展目标取得的巨大成绩是联合国在促进国际发展合作方面的典范,在推动教育普及、消除贫困、促进卫生、改善饮用水条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存在不足,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未来的国际发展合作应以千年发展目标为基础,确保其切实执行,同时应予继承和发扬,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新的全球性发展问题,加强合作,促进国际社会稳定、公平、均衡和可持续发展。